一个容易出现的误区,很多人在常规妇科检查的时候发现会有盆腔积液,通常也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,但是却不少人被挂上抗生素来治疗,这是一个典型的过度治疗的情况。
盆腔积液引发原因主要与盆腔位置有关,它居于腹腔较低处,因而一旦人体内有渗出液或者漏出液,更早会出现在盆腔,积少成多进而形成盆腔积液。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
1.经期不注意卫生
女性处在生理期时,子宫内膜自然脱落,这个时候子宫内会出现小血块,这些血窦呈现开放状态,容易感染细菌。因此,此时要特别注重个人卫生,不宜进行性生活,以免给细菌提供滋生环境进而引起盆腔炎。
2.附近器官炎症扩散
阑尾炎或腹膜炎的女性患者易并发此症。患阴道炎或宫颈炎的女性,一旦炎症往上扩散,也可能造成盆腔炎。
3.产后和流产后感染
女性分娩或者流产后,宫颈口暂时呈扩张状态。这个时候,若个人卫生未做好,阴道和宫颈内的细菌很可能进入盆腔造成感染。
4.妇科手术后感染
女性在接受人工流产、输卵管通液等手术时,若消毒工作没做好,容易滋生细菌。术后若没有按照医生的指导加强护理,如过早进行性生活等,也易造成女性感染,从而引发盆腔炎。
盆腔积液就是妇科疾病的一种,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,除了女性因生理特点有正常的盆腔积液外,病理性的盆腔积液多是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导致的。其更危害主要有,导致不孕、滑胎,危害其他脏器等。其次,盆腔积液很容易造成女性出现盆腔粘连的情况,有时还会导致女性出现输卵管堵塞,可能会使得女性出现不孕,也会出现一些症状,像下腹疼痛、腰骶酸痛、白带增多等等,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治疗,也不要与其他疾病混淆,不要盲目的治疗。